12月1日,北京市二中院就周作人手稿拍賣案進行公開宣判,維持一審判決,駁回周家后人(周吉宜等)向嘉德公司索要手稿訴求。周吉宜對南都記者表示,通過一審、二審有兩個收獲,一是通過庭審知道了誰是這份手稿拍賣時的委托人,其二是依然擁有訴訟權。
南都訊 記者黃茜發自北京 12月1日,北京市二中院就周作人手稿拍賣案進行公開宣判,維持一審判決,駁回周家后人(周吉宜等)向嘉德公司索要手稿訴求。周吉宜對南都記者表示,通過一審、二審有兩個收獲,一是通過庭審知道了誰是這份手稿拍賣時的委托人,其二是依然擁有訴訟權。
兩年前拍出手稿引發糾紛
2012年,由周作人撰寫、魯迅批校的《日本近三十年小說之發達》手稿亮相嘉德春拍。周作人之孫周吉宜等聞訊后立即與拍賣行交涉,稱該手稿為“文革”期間周家被抄走之物,物權歸周家后人所有,希望拍賣行立即撤拍并物歸原主。
嘉德方面并未滿足周家后人的訴求,而是在5月12日將手稿上拍,并以184萬元的高價易主。周吉宜等十六位周家后人由是向東城區人民法院提出訴訟。
一審法院曾不予立案
從法理上說,侵權案被告并非嘉德公司,而是將手稿送拍的委托人。嘉德公司根據拍賣保密協定,拒絕透露委托人的身份,東城區人民法院曾因案件缺乏“被告”而拒絕受理。
經過反復協商,法院同意先以嘉德公司為被告立案,通過司法渠道調取委托人資料,嘉德方面將予以配合。與此同時,嘉德公司要求周吉宜出示“文革”抄家清單,以證實該手稿確實為周家所有。
周家人將繼續維權
2014年6月22日,東城區法院宣布一審判決,法院認為,拍賣已經完成,原告要求嘉德公司歸還手稿的請求不成立,法院不予支持。同時,手稿委托人的身份資料依然未能公開。
周吉宜認為東城區法院的一審判決純屬“官樣文章”,并沒有進行實質性的調查,于是再度向北京市二中院起訴。這次訴訟最大的進展,是周家后人通過庭審明確知道了手稿委托人的身份,原告終于找到了被告。周吉宜沒有向南都記者透露這位委托人是誰,但他表示,將會繼續訴訟。如果手稿能夠追回,周家后人會將它捐贈社會。而現在的訴訟是在維權,在追求公平與正義。